机械-注塑机功能介绍(三)

1.4.4注塑成型前的准备工作成型前的准备工作可能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物料加工性能的检验(测定塑料的活动性、水分含量等);原料加工前的染色和选粒;粒料的预热和干燥;嵌件的清洗和预热;试模和料筒清洗等。1.4.4.1原料的预处理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供料情况,1般在成型前应对原料的外观和工艺性能进行检测。如果所用的塑料为粉状,如:聚氯乙烯,还应进行配料和干混;如果制品有着色要求,则可加入适当的着色剂或色母料;供应的粒料常常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熔剂及其它易挥发的低分子物,特别是1些具有吸湿偏向的塑料含水量总是超过加工所允许的限度。因此,在加工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老房子遭到强拆怎么办,并测定含水量。在高温下对水敏感的聚碳酸酯的水分含量要求在0.2%以下,乃至0.03%~0.05%,因此常常使用真空干燥箱干燥。已干燥的塑料必须妥善密封保存,以防塑料从空气中再吸湿而丧失干燥效果,为此采取干燥室料斗可连续地为注塑机提供干燥的热料,对简化作业、保持清洁、提高质量、增加注射速率均为有益。干燥料斗的装料量1般取注塑机每小时用料量的2.5倍。1.4.4.2嵌件的预热注射成型制品为了装配及强度方面的要求,需要在制品中嵌入金属嵌件。注射成型时,安置在模腔中的冷金属嵌件和热塑料熔体1起冷却时,由于金属和塑料收缩率的显著不同,常常使嵌件周围产生很大的内应力(特别是象聚苯乙烯等刚性链的高聚物更多显著)。这类内应力的存在使嵌件周围出现裂纹,导致制品的使用性能大大降落。这可以通过选用热膨胀系数大的金属(铝、钢等)作嵌件,和将嵌件(特别是大的金属嵌件)预热。同时,设计制品时在嵌件周围安排较大的厚壁等措施。1.4.4.3机筒的清洗新购进的注塑机初用之前,或在生产中需要改变产品、更换原料、调换色采或发现塑料中有分解现象时,都需要对注塑机机筒进行清洗或拆洗。清洗机筒1般采取加热机筒清洗法。清洗料1般用塑料原料(或塑料回收料)。对热敏性塑料,如聚氯乙稀的存料,可用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进行过渡换料清洗,再用所加工的新料置换出过渡清洗料。1.4.4.4脱模剂的选用脱模剂是能使塑料制品易于脱模的物质。硬脂酸锌适用于除聚酰胺外的1般塑料;液体石蜡用于聚酰胺类的塑料效果较好;硅油价格昂贵,使用麻烦,较少用。使用脱模剂应控制适当,尽量少用或不用。喷涂过量会影响制品外观,对制品的彩饰也会产生不良影响。1.5注塑机操作进程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注塑机操作习惯对提高机器寿命和生产安全都大有好处。1.5.1开机之前:(1)检查电器控制箱内是否是有水、油进入,若电器受潮,切勿开机。应由维修人员将电器零件吹干后再开机。(2)检查供电电压是否是符合,1般不应超过±15%国家建设用地拆迁补偿标准。(3)检查急停开关,前后安全门开关是否是正常。验证电动机与油泵的转动方向是否是1致。(4)检查各冷却管道是否是畅通,并对油冷却器和机筒端部的冷却水套通入冷却水。(5)检查各活动部位是否是有润滑油(脂),并加足润滑油。(6)打开电热,对机筒各段进行加温。当各段温度到达要求时,再保温1段时间,以使机器温度趋于稳定。保温时间根据不同设备和塑料原料的要求而有所不同。(7)在料斗内加足足够的塑料。根据注塑不同塑料的要求,有些原料最好先经过干燥。(8)要盖好机筒上的隔热罩,这样可以节省电能,又可以延长电热圈和电流接触器的寿命。1.5.2操作进程中:(1)不要为贪图方便,随意取消安全门的作用。(2)注意视察压力油的温度,油温不要超出规定的范围。液压油的理想工作温度应保持在45~50℃之间,1般在35~60℃范围内比较合适。(3)注意调解各行程限位开关,避免机器在动作时产生撞击。1.5.3工作结束时:(1)停机前,应将机筒内的塑料清算干净,预防剩料氧化或长时间受热分解。(2)应将模具打开,使肘杆机构长时间处于闭锁状态。(3)车间必须备有起吊设备。装拆模具等笨重部件时应10分谨慎,以确保生产安全。1.6注塑制品产生缺点的缘由及其处理方法在注塑成型加工进程中可能由于原料处理不好、制品或模具设计不公道、操作工没有掌握合适的工艺操作条件,或因机械方面的缘由,常常使制品产生注不满、凹陷、飞边、气泡、裂纹、翘曲变形、尺寸变化等缺点。对塑料制品的评价主要有3个方面,第1是外观质量,包括完全性、色采、光泽等;第2是尺寸和相对位置间的准确性;第3是与用途相应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等。这些质量要求又根据制品使用途合的不同,要求的尺度也不同。生产实践证明,制品的缺点主要在于模具的设计、制造精度和磨损程度等方面。但事实上,塑料加工厂的技术人员常常苦于面对用工艺手段来弥补模具缺点带来的问题而成效不大的困难局面。生产进程中工艺的调理是提高制品质量和产量的必要途径。由于注塑周期本身很短,如果工艺条件掌握不好,废品就会源源不绝。在调解工艺时最好1次只改变1个条件,多视察几次,如果压力、温度、时间统统1起调的话,很易造成混乱和误解,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是何道理。调解工艺的措施、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解决制品注不满的问题就有10多个可能的解决途径,要选择出解决问题关键的1、2个主要方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另外张贴公告后多长时间可以强拆,还应注意解决方案中的辨证关系。比如:制品出现了凹陷,有时要提高料温,有时要降落料温;有时要增加料量,有时要减少料量。要承认逆向措施的解决问题的可行性。